奋斗三十年终圆大学梦--北师大学艺术硕士秦洪峰近况
秦洪峰:奋斗三十年终圆大学梦
1992 年 11 月 BTV 开播了一档全新的电视栏目,第一次把电视购物节目呈献给观众,伴随着这档节目,两位主持人秦洪峰、李焕也逐渐成为京城百姓喜爱的人物。他们那亲切的笑容、京腔京味儿的语言、平民的装扮,北京的老百姓甭提有多喜欢了!要不怎么得了个 “ 大众女婿 ” 和 “ 姓媳妇 ” 的称号呢!
当时
“
大众女婿
”
小秦和
“
百姓媳妇
”
李焕可是家喻户晓!他们主持的《电视商场》栏目曾获得过中国广播电视生活服务类一等奖、北京市商业好新闻一等奖,他们俩在
1997
年还双双荣获第三届全国
“
金话筒
”
奖,这在金话筒奖的历史上也是仅有的一次一对搭档同时荣获奖项。小秦也在
1995
年获得了北京市
“
十佳
”
节目主持人奖。
尽管成绩斐然,可是近些年小秦却很少露面,他在做什么?本报的热心读者都在打听着他的消息。近日,记者联系上了秦洪峰,原来近几年他正在圆自己的大学梦
——
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学位,并且已经在今年的
6
月毕业了。
■“
大众女婿
”
进校园
小秦年轻时就有两个梦想:一个是当主持人,一个是上大学。主持人的梦想在他
34
岁时实现了,而另一个梦想却一直未能如愿。直到
2008
年小秦逐渐淡出荧屏。比起以前天天都要出镜主持,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。在相关领导和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,年过五旬的小秦起早贪黑地复习,终于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,攻读艺术硕士学位。想来他是用了三十年的时间,才圆了这个
“
大学梦
”
。
可当他走进校园,才发现他是班里岁数最大的,最小的
80
后比他小近三十岁。不仅是同学,就连老师们也都比他年轻,其中也包括他的导师
——
著名的于丹教授。说实话,他还真有些不好意思。
报到那天,有位同学看到小秦后惊喜地跑过来说:
“
我是看着您的节目长大的,我们家的锅碗瓢盆、冰箱、彩电都是您卖的!
”
这位同学还让他给签了名,说是回家送给奶奶。等小秦刚签完了名,这位同学转身就拿起手机打电话,就听他说:
“
奶奶,知道我遇到谁了吗?小秦!就是电视上卖东西的那个小秦!他居然跟我一个班
……”
开学第一天要选出一位班长,老师提议
“
让大众女婿当班长好不好?
”
就这样,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,凭借年龄优势,小秦当上了
09
级艺术硕士班的班长。
■
小秦当班长
刚开始的时候,小秦还真放不开,觉得跟小同学们没什么共同语言。有种说法
“
每隔四年就是一个代沟
”
,他算了一下,大概跟同学之间隔着七八条
“
代沟
”
。
课间他与同学们说话不多,彼此客气有余。
这种局面直到同学们聚餐时才被打破。大家畅谈尽欢、吃饱喝足之后要
“AA
制
”
,这时,作为老大哥的小秦,当仁不让地抢先埋了单。以后的同学聚会,虽然大家要轮流请客,可小秦哪好意思让他的那些小同学们请呀!
在毕业分别之际,同学们曾深情地回顾并总结了小秦当班长期间发挥的最大作用,即
“
负责埋单
”
。
■“
大众女婿
”
写论文
读书的第三个年头,同学们开始准备毕业论文。要说写论文,最难的就是论文的选题。一天,小秦开车和同学们到校外吃饭,停车加油时,有一对中年夫妇使劲儿地看小秦,同学不禁问:
“
班长哥,是你粉丝吗?
”
果然,人家喊出了声:
“
你是大众女婿吧,怎么看不着你了?
”
小同学跟着说:
“
他忙幕后了。
”
就是这件小事儿,触动了同学们的一番感慨:
“
班长啊,现在电视上卖东西太闹,你们那时候怎么就能让人记住呢?哎,你就以自个儿的亲身经历写个论文呗!
”
小秦就这样很快确立了选题《电视商场的成功之道》。该选题也得到了他的导师于丹教授的支持和肯定。
在写论文的过程中,小秦发现他的这些小同学有个特点,他们不太关心电视,这些
80
后的孩子们说的做的尽是网络事,买什么东西也全是上网,便宜、方便。小秦在教室里跟着他们的笔记本电脑还体验了一次。小学妹说:
“
瞧,就这么快!班长哥,你要能在这里头忽悠两下,就更好啦!
”
这玩笑话又让小秦来了神儿:
“
行,可咱不罗唆,做短点儿,看完图片和文字,再来一小段好看的视频,肯定开心。
”
于是小秦有了个想法,把片子做精做好,网络手机也都能看,电视网络相结合。这样一来,论文就更有现实意义了。
小秦终于通过答辩,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学位证。他心里那个激动哟,当即宣布:
“
走,班长请客,吃大餐去!
”
■
同事不同辈:
“
大众女婿、百姓媳妇
”
携手写书
看着到手的学位证,小秦却有一种空虚的感觉。当主持人和读大学的梦想都实现了,他还想干点儿什么呢?那天,他给班里最小的同学刘卓群打了个电话,问她要是论文没写够怎么办。小学妹笑了半天:
“
哥,你可以写书嘛。
”
“
我能行吗?
”
“
咋不行呢?
”
小秦又去找老搭档
“
百姓媳妇
”
李焕。李焕一听:
“
成,麻溜儿写吧!
”
小秦趁机把她也拉
“
下水
”
。于是
“
大众女婿、百姓媳妇
”
携手写书,再加上那个
80
后的小学妹刘卓群,
50
后、
60
后、
80
后合伙儿写。更有意思的是,小学妹管小秦叫
“
班长哥
”
,却把李焕称为
“
李阿姨
”
。小秦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比李焕小了一辈儿。
这种创作组合虽然
“
奇特
”
,但效果非同凡响。小秦和李焕二十年的一线工作经验,刘卓群年轻人的创新与敏锐,巧妙地结合在一起。就拿书名来说吧,李焕想了一个
“
节目制作宝典
”
,小秦的意思叫
“
制作全攻略
”
。刘卓群则想了一个奇怪的名字
——“
救毛驴
”
。至于为什么,她认为国内电视购物流水账的节目制作模式持续经年,盲目模仿而没有创新,就像一个被蒙上眼睛的毛驴在原地打转。要讲节目怎么做,就是在
“
救毛驴
”
。
不难想象,这将是一本生动、诙谐,又不乏真诚的书。小秦说这本书将于明年与广大读者见面。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
(
记者:冷梅
)